健身知識
Fitness knowledge
分類>>從曬大牌到A4腰健身風潮如何變成新時尚?
從曬大牌到A4腰健身風潮如何變成新時尚?,身體是精密儀器,請小心使用。別人的成功健身方案不一定適合你,比如,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大力度的持續(xù)的重量訓練。多看書,多一些知識儲備,留心自己身體的變化,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。她應該是對健身有熱情,不斷升級自己的知識與能力,她懂的按照每個學員的不同情況調整動作組合和健身計劃??傊?,熱衷于不斷賣課的教練不是好教練,這類教練通常在開始階段認真工作,以此說服學員繼續(xù)買課,但是隨后就進入教學懈怠期,這時,必須果斷換教練,就算你不差錢,也不能自毀身材和皮膚。
本周在社交媒體上,一項被網友形容“史上最喪心病狂”的好身材衡量標準“A4腰”橫空出世,吸引了眾多擁有好身材的網友曬出了自己符合標準的照片,其中便有當初靠漂亮馬甲線吸粉的藝人袁姍姍。上一次像A4腰標準的瘋狂大討論還要追溯到幾個月前的“反手摸肚臍”。
“打擊真是來得沒有一點點防備”,時尚博主Lexi說。Lexi是公眾號北京吃貨小分隊的忠實粉絲,在受到此打擊之前的頭晚,她和一眾好友還去了公眾號中介紹的一家新開火鍋店種草,“打算吃完這頓就減肥”。有些不悅的她于是在第二天的推送文章中寫下了“躲得過馬甲線腰,女神們還有啥大招,一次放完行不行”這個標題,卻被后臺的粉絲留言表示應該是哭著寫完的。“他喵的,之前,大家在朋友圈曬包,現在都流行曬健身房了,逼死我這種運動殘疾”。Lexi目光時不時瞟了下自己日漸豐腴的腹部。
生活在上海的時尚專欄作家顧晨曦(Echo)是這股健身風潮的弄潮兒,從2011年開始,至今已經堅持五年。在她的帶動下,“已經患懶癌20多年的朋友都跟著我加入了健身大軍”。Echo每天工作無比繁忙,被各種deadline追著跑,和《社計》記者的約訪最終幾番改期后終于在外出辦事的出租車上完成??杉幢闳绱?,她還是會每周抽出時間健身,“即便無法去健身房和教練上課,我也會去夜跑,盡量保持每周運動三次,如果有可能的話更多”。
不過回想起自己與健身的淵源,Echo覺得十分有趣,“以前我是打死都不運動星人”,她曾經在英國求學,學生時代每天睡到自然醒?;貒ぷ骱螅刻鞜o數的策劃、文案等待她處理,頻繁地加班,飲食毫無規(guī)律,猛增的工作壓力讓她三個月胖了整整30斤。她發(fā)現之前所有的衣服都沒有辦法再穿,連鞋子都穿不進去,“整個人都腫了”,健康狀況也出現了問題,“每天早上爬起來很辛苦,最普通的二郎腿動作都翹不動”。
在朋友的推薦下,Echo走進了健身房,邁出自己健身歷程的第一步。由于減肥任務已刻不容緩,Echo為自己請了一位專業(yè)的健身教練,是一位已經生過小孩、身材依舊完美的年輕媽媽。在整個采訪過程中,Echo無法抑制自己對這位教練的感激之情:“我真的很幸運,能在剛開始接觸運動的時候就遇到這么好的教練,也很感謝推薦教練給我的朋友?!盓cho說,教練會根據她的身體特性進行調控,某些做不了的動作,從不會強求堅持,如果肌肉用錯力,會立即讓她終止。在教練的帶領下,Echo的身體健康得到了很好的恢復。從那以后,運動健身就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雖然也換過幾個教練,但健身的習慣一直延續(xù)到現在。
幾年堅持下來,Echo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要求,“以前老是盯著體重看,這些年自己補充了一些健身方面的知識,會更加在意體脂的變化,以及各方面肌肉的協(xié)調性?!眻猿忠欢螘r間健身后,她能明顯感覺肌肉收緊,“即使體重沒有太大變化,穿衣服也會變漂亮”。目前,Echo對自己身材的要求是,能夠將體脂率降到18%,然后一直維持到老,“希望自己的身材一直被小鮮肉惦記,其實我是想做一個好看的人,一直好看到老到死”,她笑著說。
Echo的審美也在這些年的健身過程中發(fā)生了改變。以前的她,喜歡那些看上去瘦瘦的文弱書生,現在喜歡的則是美國隊長那種有肌肉、有線條、有力量的類型,用她自己的話說,“見到美國隊長簡直會兩眼放光?!币驗?,通常保持住有肌肉的好身材意味著嚴謹的自我管理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穩(wěn)定的情緒。
這種變化不僅僅發(fā)生在中國,在“美女之鄉(xiāng)”的韓國,2003年起,女性對于“好身材”的要求就已經不再是一味地“減少體重”。被稱為“健身教母”的鄭多燕女士在接受《社計》記者專訪時也談到,過去,韓國女性對于健身運動的理解與關注不夠,她們關心體重的減少及減肥的方法。2003年,鄭多燕開設了健身專欄,韓國隨之出現健身熱潮,因為鄭多燕,“辣媽”成為韓國一個新的流行趨勢,成為最美肉體的標準?!艾F在韓國女性已經逐步認為,比起單純瘦的身材,健康有彈性的身材才是更好看、更具魅力的”。
據鄭多燕自己介紹,她也曾經是一位除了體育課和跑步之外,沒有其他任何健身活動的“宅女”,無奈生完孩子后體型越來越胖,所以才在34歲的年紀時正式開始健身運動,從此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目前,“鄭多燕健身操”已經幾乎成為亞洲女性健身必備的的視頻教材,她不胖不瘦、勻稱的身材也成為不少“辣媽”模仿的典范。鄭多燕說,健身現在已經成為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習慣,“就像每天刷牙、洗澡一樣,健身已經自然融入到我的每一天”。
健身APP Keep的CEO王寧極早的察覺了這一變化:“以前你在朋友圈里秀LV包,別人會覺得你很厲害,但是現在,如果你能在朋友圈里秀一個馬甲線來,大家可能才會覺得這個人更加厲害”。馬甲線與LV相比,代表的不僅僅物質購買力,而是讓人羨慕的好身材,“好身材是沒法拿錢換的,是靠你的努力去雕刻出來的”。
閔蕾也是一位體育運動的“狂熱發(fā)燒友”,參加過馬拉松,走過徒步越野,并在2015年創(chuàng)辦了“燃點”O(jiān)2O健身平臺。閔蕾與與運動健身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,那時她還是一名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學生,由于課業(yè)壓力比較大,所以經常下課后去操場上跑步,“當時也沒有什么健身概念,就是自己瞎跑”。
2014年,閔蕾報名參加了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,才第一次為自己請了專業(yè)的健身教練,“跑馬拉松怕自己體能不夠,覺得還是要有專業(yè)的教練訓練一下”。但從那之后閔蕾發(fā)現,原來運動健身也有很多科學性:“教練會告訴你應該怎樣呼吸,怎樣飲食,怎樣把心肺練起來,把核心的力量練起來等”。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,閔蕾多次在無意中看到路邊櫥窗中自己跑步姿勢的影子,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英姿颯爽,這更堅定了她接受專業(yè)訓練的決心,“糾正跑步姿勢不是一個簡單的事,像形體、姿態(tài),都需要通過教練來改善”。
時尚專欄作家Echo在采訪中也不止一次的提起教練在她健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。Echo說,自己的身體協(xié)調性很差,容易受傷,所以更加需要專業(yè)的指導,“仰臥起坐這么簡單的動作我一直都做不好,因為我是在拉自己的脖子,幾任教練都告訴我,應該用腹部肌肉發(fā)力去做這個動作,單是學會正確發(fā)力,我用了很久時間。現在仰臥起坐對我來說已經很easy?!?/p>
每次上完健身課,Echo總不忘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為教練狠狠美言幾句:“我的小美女教練Miranda 上拉伸課就像上解剖課,各種細致講解,時時刻刻都好認真”?,F在,Echo除了定期去健身房按照教練的健身計劃訓練,她又開始上拳擊課,因為之前上拳擊課時發(fā)現自己的核心肌肉群力量不夠,打拳像狗熊掰棒子,現在身體有了變化,就重新開始探索新領域。
基于愛好和對于健身市場的敏銳嗅覺,2015年,閔蕾創(chuàng)辦了“燃點”O(jiān)2O教練預約平臺,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客戶端,進行健身教練的預約,類似河貍家的運營模式,減去了用戶去健身房的時間和空間成本。在此之前,2014年末,90后的王寧就與其他兩個合伙人一起,創(chuàng)辦了Keep健身APP,2015年2月正式上線,上線第一天就在Apple Store健身類排行榜中沖到第一名的位置,截至記者發(fā)稿前,Keep上線個月,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。
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16-2021年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(yè)市場調研與投資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2009年,我國健身產業(yè)產值為691.26億元,具有一定規(guī)模的健身俱樂部數量2930家,到2014年,健身產業(yè)產值增長至1272.28億元,具有一定規(guī)模的健身俱樂部數量達到3650家左右?!兜谝回斀浿芸返膱蟮酪诧@示,從2013年開始,中國各類健身工作室加速發(fā)展,截至2014年年底已超過2萬家。
各種運動裝備市場,尤其是女性運動裝備市場,也開始進入到火熱升級的狀態(tài);用戶對運動裝備的要求越來越專業(yè)化。
可以看到的事實是:一些傳統(tǒng)的運動品牌,如Nike、Adidas等,近兩年不斷加強對女性運動市場的投入:2014年9月,阿迪達斯在北京金融街開設了第一家女子專賣店,此后在成都又開了兩家女子專賣店;“老對手”耐克在同年的11月,在上海IAPM購物中心開了中國首家女子體驗店,除了近百款產品,還有眾多服務項目,如“Nike+運動步態(tài)分析系統(tǒng)”、運動內衣選購體驗、訓練課程等。
快時尚品牌也很快卷入了這個龐大的市場:今年3月,Zara這家全球最大的時裝公司終于宣布推出品牌運動系列,包括泳衣、運動背心、運動短褲、運動 Bra 等;H&M早在 2013 年就推出了自己的運動產品線;優(yōu)衣庫也是在很早以前就涉足了運動服裝。
Lululemon是北美地區(qū)家喻戶曉的運動品牌,從賣瑜伽服起家,發(fā)展成為目前美國、加拿大最受歡迎的運動品牌之一,在美國,不論大牌明星還是普通主婦,幾乎人手一件。目前,Lululemon在中國有3家showroom展示廳,分別位于上海的新天地半島bandao、上海商城,與北京的三里屯太古里,上海的兩家開設于2014年,北京的則開辦于2015年。
從Lululemon進入中國到現在,中國區(qū)品牌負責人Flora能明顯感覺到中國顧客的變化:“最開始Lululemon在上海舉行瑜伽社區(qū)活動時,來參加的60%-70%都是外國人,現在基本都是中國面孔了”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,參與到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中,他們也已經知道,在做不同的運動時,要有不同的運動裝備。
Flora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,以前有客人來到店里咨詢選購衣服,一般都會說,他們想要身邊哪位朋友穿的那個樣子的,但他們可能不知道,朋友穿的那件跑步用的,而他需要是一件做瑜伽時用的?,F在,中國的客人一般都會直接跟店員說,他們需要一件跑步用的、快干的產品,這種材料會防止細菌的生長,即使出汗、沒有及時洗,也不會有任何的異味,并且可以在跑完及時干掉,不會濕噠噠的在身上;或者她們會直接告訴店員,她們需要一條瑜伽褲,因為這種褲子即使在夏天練熱瑜伽,也會感覺很冰涼,“中國客人越來越專業(yè),他們不僅僅是看顏色和設計,更看中專業(yè)性和功能性”。
科學的設計,專業(yè)的材質,帶來的必然是不菲的花銷。目前,在中國市場,一雙Nike的專業(yè)跑鞋需要700-1000元人民幣,一件女士運動內衣需要200-500元,而一條跑步用的快干運動褲的售價在500元左右。這樣算下來,置辦一套最基本的跑步裝備,起碼的花銷也在1500元左右。這樣的價格對都市白領來說,還算可以接受,但對于那些生活在二、三線城市,收入偏低的大多數人,花費1000多元用在跑步健身上,確實有些奢侈。
根據騰訊時尚2016年3月初所做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,有近半數的網友還沒有購買過一件專業(yè)的健身裝備;近60%的網友每年在健身方面的花費小于1000元。
Flora說,“我們的客人對產品的專業(yè)度要求很高,但是也只僅限我們的客人”,在中國,能走進Lululemon這樣專業(yè)運動品店的還只是少數。雖然已經有一群如Echo這樣的人投入到火熱的健身大潮中,但不得不承認的是,健身習慣目前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。據騰訊時尚網友的問卷調查顯示:只有41%的網友平時有健身的習慣,有42%的網友“極少健身”,“從不健身”的,也占到近五分之一。
Flora曾經在美國南加州生活過十幾年,在她的印象中,運動健身在北美十分普及,每個人都把健身當成是一個生活方式,“就像生活中要和朋友一起吃飯、喝茶一樣”。回到中國,即使實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,Flora發(fā)現健身習慣并沒有那么的被普及。
拿跑步來說,北美在十幾年、甚至幾十年前就開始跑馬拉松,美國的波士頓馬拉松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,而在中國,人們對馬拉松的熱情是近幾年才開始,“中國還需要時間,來一點點了解運動,一點點去訓練”,Flora這樣說。
閔蕾也同樣認為,我國健身意識的普及還處于初級的階段?!坝袝r候可能媒體炒的比較火,明星比較熱鬧,但真正落實到大眾的實際行動中,還是會有一段時間”。
在騰訊時尚網友的調查數據中,有一半以上的網友對運動健身還只停留在“練著玩兒”的階段;有22%的網友會跟著網絡上的健身視頻自己學;能夠真正走進健身房,參加專業(yè)健身訓練班,請到專業(yè)健身教練的,只有20%。
在最初創(chuàng)辦“燃點”O(jiān)2O健身平臺時,閔蕾首先看中的是一對一的高端私教服務,但后來她發(fā)現這種高端服務門檻太高,普通大眾的消費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長期的請私教的水平。因此在春節(jié)后,閔蕾新開辦了針對普通消費者的“健身訓練營”,訓練營一般開在各大商區(qū)寫字樓附近,用戶可以自行組團,只要湊齊8個人,就可以選定場館開始請教練上課,“相當于這8個人一起團購了一個私教服務”。訓練營的收費標準比起私教來說要低得多,比起同類型的健身房來說,也劃算不少,因此,這種降低價格的經濟適用型健身方式一經推出,就受到極大的歡迎,“每期基本都很快報滿”,據閔蕾介紹,從春節(jié)過后到現在,健身訓練營已經能有100人在同時上課。
經過這些時間的經營,閔蕾發(fā)現,有很多用戶以前根本沒有健身習慣,因此在每次訓練營開始之前,她都會要求教練為大家普及健身觀念,講清科學健身方法,如何科學降低體脂率、提高身體肌肉含量等…“這是一個觀念培養(yǎng)與轉變的過程,不得不做”。
閔蕾說,她會為每一期訓練營建立一個自己的微信群,在群里,學員們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健身成果:比如體重有何變化,馬甲線是不是又明顯了一點,每個人每有一點點進步,都會在群里秀出來,然后就能收獲其他學員的一連串的贊許。學員們在整個健身過程中獲得的,不僅僅是運動本身的樂趣,也包括社交、分享、展現自我所帶來的成就感。
而這種社交、分享的需求,也成了很多人能將健身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。在騰訊時尚的調查中,雖然有77%的網友都表示不會再社交網絡中曬健身照,但也有57%的網友表示,看到朋友的健身照的確可以督促自己更加努力的健身。
在騰訊時尚網友的調查中可以看到,真正能將健身堅持一年、或一年以上的,不足20%,有近70%的用戶,都只能堅持最多半年的時間;而在影響健身順利進行的原因中,“個人沒有毅力堅持”的,占到了一半以上。就連Echo這樣的狂熱健身愛好者在最初也有過“健身時很枯燥,很難堅持”的想法。
Keep的CEO王寧注意到這個問題,他一直強調,希望能在自己的產品中將“快樂運動”的觀念傳遞給用戶,“告訴你其實運動并不是特別枯燥,不是張牙舞爪覺得很辛苦”。
在“影響健身進行的原因”的調查中,完全沒有健身意識的用戶只有3%,有大部分網友都在被各種因素制約:30%的網友因為工作忙、沒時間;15%的人覺得價格太貴;這些都是健身運動的成本與門檻。
健身房為用戶提供場地、設備,或是一些基礎課程,缺乏專業(yè)的指導;而一對一的私教,價格又十分高昂,“通常一個教練會按10節(jié)或10節(jié)以上的課程來計劃,一下就是好幾千塊錢,北京有個私教,給顧客一單就開了30多萬”,閔蕾說。健身房通常會給教練售課金額與數量的壓力,因此有不少私教將更多的精力用在“賣課”,而不是真正的上課。
在健身房與私教中間,還有很大的“服務空白”:也許沒有時間去健身房,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能去請私教…而這一部分人,才是中國最廣泛的一批健身用戶。Keep就恰好“穩(wěn)準狠”地抓住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,以互聯(lián)網的形式,將用戶的健身成本降到最低,極大地調動起用戶的健身熱情。
從自己學生時期“囊中羞澀”的減肥經歷出發(fā),Keep CEO王寧認為,一款優(yōu)質健身產品核心應該在于:打破時間空間約束、降低運動門檻,“讓用戶運動起來變得更加簡單”。就像網友問卷調查顯示,有很多人會認為去健身房門檻比較高,或者時間上的,或者空間上的,或者金錢上的。“如果有一款產品可以打破時間、空間和金錢的障礙,讓健身變成免費的,每天回家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訓練一次,一定會很火”,王寧的話很快在他的產品中被證實了。
王寧認為,目前在我國,有80%、90%的人處于要運動或即將運動的啟蒙狀態(tài),他們需要一個動力或理由,去真正動起來,“從零到一”變成一個健身新手。
Keep滿足的就是這80%、90%的人,它是一款視頻教學類健身APP,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減脂、塑形、增肌、瘦腰、瘦腿等不同需求,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,Keep還會根據用戶的不同情況,定制個性化課程表,定時推送在用戶的手機上。這些課程從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不等,內容包括了熱身、調整、拉伸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即使是沒有任何健身知識的“小白用戶”,也可以跟著一套練下來。而這些課程,全部都是免費的。
互聯(lián)網的介入的確給健身行業(yè)帶來許多改變,創(chuàng)辦了“燃點”健身O2O平臺的閔蕾對此感受頗為深刻?!盎ヂ?lián)網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成本,把更多的錢花在專業(yè)服務上面”,普通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體驗到專更業(yè)的健身訓練,而真正有實力的教練,可以從健身房“賣課”的壓力中解放出來,專注教課。
對于未來健身行業(yè)在中國的發(fā)展,每個人都豎起了兩個大拇指。在閔蕾看來,隨著人們對健身需求越來越大、越來越專業(yè),未來健身行業(yè)“一定會更細化,更多樣化”;而Flora則直接說,“我真的相信有一天,大部分中國人會每天都運動,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它好處在哪里”。